洛阳公交退出孟津进入伊滨,“伊滨时代”或将到来
要说2021年对于洛阳而言最大的新闻是什么,莫过于撤县划区了。孟津的后撤县划区让很多人看见了孟津发展的期望,而后来洛阳大学城的规划更是给孟津打了一针强心剂,使得不少人实在道北和孟津腾飞在即。但是洛阳大学城忽然“搬家”,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分析说,孟津由于面临着艰巨的文保工作,大开发恐怕并不现实。仔细观察整个洛阳我们就可以找到,唯有伊滨区才是未来洛阳城市扩展的“主战场”。
上图的河南古代艺术博物馆。它还有一个更加悦耳的名字:洛阳古墓博物馆,是很多古墓爱好者心中的“圣地”。这就是道北乃至孟津的现状的反应:古墓太多了。因此在众多网友还在为孟津撤县设区而派对时,笔者就曾指出,考虑到孟津的文保压力和地形,大研发其实不太现实,伊滨?孟津?哪个才是洛阳研发的新方向?并且认为,孟津研发的模式和伊滨研发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孟津未来更有可能是依附于洛北城区的卫星城。而伊滨的综合性更强劲,独立性更强,更像是一个城市版块。
孟津的定位早在本世纪初决定开发洛南新区的时候就能一窥端倪。当年的洛阳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城市,人口稠密。为了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疏散过分拥挤的人口,就必须开发城市新区。之所以当时自由选择了偏远的洛南而非临近的道北,除了铁路阻隔因素外,就是考虑到道北的开发其实并不容易,更遑论更远的孟津。反观洛南一马平川,只要跨过隋唐城里坊区,就几乎没有什么文保压力。
而伊滨之于现在的洛阳,就如同洛南之于当时的洛阳。唯一的有所不同是,由于城市化快速扩展的年代已经过去,伊滨研发成熟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洛南更长。恒定的依然是孟津无法转变的劣势。
但是孟津的读者们也不必担忧无车桌,因为这并不是一次单方面退出,而是洛阳公交集团和洛阳交运集团两家“地盘互换”,交运集团接手孟津,公交集团接掌伊滨。原来公交集团在孟津研发的线路由交运集团与自家线路统合优化后之后运营,譬如下面至吉利的85路,未来不会与交运集团自家的996路合并。因此孟津的读者大可不必担忧。
既然是“地盘交换”,那么原来由交运集团负责的伊滨线路就要交给公交集团运营。我们指出这是“伊滨时代”到来的前兆了。因为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的分工还是比较具体的,公交集团运营城区公交,而交运集团运营城乡公交和城际公交。长期以来伊滨区的公交线路都是由交运集团运营的,归属于城乡公交。此次“改头换面”被纳入城区公交,是不是意味着伊滨区获得了应有的推崇,要大力研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