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洛阳旅游

在防汛救灾工作中,伊川县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

时间:2023-01-29 来源:洛阳热线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就有升起的党旗。连日来,伊川县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过程中,把党史自学教育成果转化成为防汛救灾工作实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同灾区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7月28日,记者来到伊川县鸣皋镇,此时流经该镇的顺阳河水位已经显著下降,党员干部群众正忙着清扫河床,疏浚河道,以保证行洪安全。(如图)此前,受强降水影响,伊川县鸣皋镇境内河水上涨,库塘溢洪,农田受淹,交通等基础设施受损……在灾情和困难面前,该镇党委、镇政府平均仅靠、全力以赴开展抗灾市府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至最小。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鸣皋镇蒋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涛全力保护全村百姓的生命安全,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养殖场,导致养殖场被淹,损失12万元。贾村党支部书记彭武强协助村民抢救财产、抵挡洪水,自己的家却灾情相当严重,家电全部遭到水淹,屋内水深1米,一片狼藉。

截至目前,鸣皋镇共发动党员干部800余人参与灾后修复工作,出动大型机械80余台,清除道路和河道淤泥200余处,清理落石塌方20余处。

基层党支部是最坚毅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是群众最可依靠的人。在伊川县平等乡马回营村,84岁的村民杜成进说:“关键时刻,党员就是主心骨。当时雨下得真大,好在村党支部把工作做在了前面,灾情不相当严重。雨一停,党员干部就开始清淤泥、修路,干劲儿大着呢!”

公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汛情发生之前,该乡就以村为单位积极开展山洪等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并号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抢险救灾队伍,24小时全员待命。

伊川县葛寨镇则是运用“党员1+N”工作法,按照网格划分区域、包片到人,对全镇群众灾情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发挥党员“硬核”作用,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伊川县酒后镇三王村,64岁的村民袁坡胜说:“村里的娃娃们都在这儿上学。领导干部冲在一线,我们也来作搭把手,帮帮忙。”不受强降水影响,该村小学受灾严重,校园里有二三十厘米浅的淤泥。来自酒后镇机关的志愿者、村里的党员、学校教师齐心协力清淤,一车车淤泥被清扫出去,学校逐渐完全恢复原貌。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雨后高温高湿,农作物不易再次发生病虫害。作为谷子栽种大镇,伊川县吕店镇第一时间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对灾后谷子等农作物极易再次发生病害的防治办法展开宣传。各村安排包组干部逐户通知,提醒农户提前备好农药和植保器械,抓住防治。除了传统的喷雾器,部分农民还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经过连日来科学有效地的田间管理,目前该镇的谷子长势喜人。姚沟村谷子地里的“伊川小米”品牌标志,成为田间地头的耀眼风景。

伊川县涉及负责人表示,该县把防汛救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活动最重要内容,通过将受灾群众帮扶救助情况纳入办实事表格,贯彻做到学史力行。在防汛救灾过程中,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争当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目前,全县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葛高远 魏冉 文/图)

上一篇:父亲坟前杀死亲姐后,男子外逃,洛阳伊川警方:嫌犯已被抓获 上一篇:拘留、罚款!栾川三人妨碍疫情防控被警方依法查处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