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杂谈

千年谷地伊川,如今生机勃勃

时间:2023-05-11 来源:洛阳热线

老谷地绽放新的生机


9月4日,伊川县吕店镇的万亩谷地步入丰收,沉甸甸的谷穗压着细细的谷秆弯出可爱的弧度。

中午,吕店镇菜园村附近的精品谷子品种展示基地内,全国谷子产业创意发展大会按时开始,与会专家回到现场查看50多种抗病、抗药谷子的生长情况。

段中元家的3亩谷子地就在基地旁边,他也回到现场“凑热闹”,新品种推广以来,他家已经种了4年谷子了。“前三年种的豫谷18号,一亩地播下八两多谷子,最多能收近800斤,今年政府放的是豫谷35,现在看长势也很不错。”他说道。

“全国的谷子要看伊川,伊川的谷子得看吕店。”吕店镇党委书记叶占芳说,吕店镇的浅山丘陵、褐土和少雨的天气跟耐寒善潮湿的谷子可能是“天作之合”,全镇目前有四万多亩谷地,今年旱季和暴雨轮番上阵,谷子依旧长势很好。

伊川种谷子的历史悠久,谷子对伊川人来说比麦子和玉米更重要,和当地人的文化习俗早已融为一体。段中元今年71岁,种了一辈子谷子,吃了一辈子小米。“我家每年都会留给四五百斤谷子,除下自己不吃的,都给我闺女当礼物送给别家了。”段中元的女儿在洛阳生活,周围的朋友都喜欢伊川小米。

“以前条件不好,刚出生的孩子就是靠小米磨粉煮的粥补充营养的。”吕店王村栽种户张润格说道,吕店的谷子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目前谷子的收购价是3块钱一斤。

张润格家里种了50多亩谷子,同时还负责管理展出基地近300亩的谷子。“以前一家种这么多谷子认同顾不过来,播种不精细,间苗很费功夫。”她说。

如今,老谷地用上了新的办法,用精播机采收,间苗、除草更容易多了。“间苗、拔草,我一个钟头能干两三亩,还不累!”张润格种谷子的劲头越来越足,新换的手机壳背面都印着“忙着赚钱”。

“目前吕店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正对谷子栽种推行品种优质化和标准统一化,通过品种基地选育优良品种,采用‘公司+集体+栽种户’的模式,统一供种、播种、技术规程、测土播种和进账,对连片的谷子方每亩补贴100元,用来购买种子和农业服务如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栽种等的费用。”叶占芳说。

9月10日,吕店镇的万亩谷子方就要开始进账了。谷地里的人越来越多,来自本地、外地的游客和短视频达人到谷地游玩、创作。谷子的文化再一次被挖掘出,谷子的价值重新得到推崇,千年谷地如今生机勃勃。

(本报记者 李梦露 黄红立 见习记者 于涛)


新闻多一点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新品种展示基地”落户伊川县

9月4日,在伊川县举行的全国谷子产业创意发展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钱前和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代表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为伊川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新品种展出基地”授牌。

国家高粱谷子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左)

2021年,伊川县融合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定位和沟域生态经济特点,以核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引导,着力建好省级优质谷子现代农业产业园,把谷子产业和科技承托结合一起。聘请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现场指导,与安阳农科院、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战略合作,积极开展谷子标准化种植试验研究与技术推广,总计申请相关专利20余项,年培训谷农600人次。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在吕店镇打造建设全国精品谷子品种展示基地,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反复论证,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将伊川县确认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新品种展出基地”,把全国54个谷子优良品种在吕店进行栽种,选育最适合伊川土壤的更优质的小米品种。

“河南首家富硒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谷子博物馆、谷秆饲草化示范基地、谷子休闲观光园、有机肥示范园、10个电商销售淘宝村等建设培育。”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说道,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新品种展示基地落户伊川,标志着伊川县在建立种质资源库,推展种子创新,助力伊川小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全国谷子产业创意发展大会在伊川举行

9月4日,全国谷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伊川庆典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钱前,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现民等全国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商谷子绿色发展。

“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伊川谷子栽种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合谷子种植,这里地处全国小米主产区的最南端,丰硒带上最北端,既富含硒土壤,又是规模性栽种小米的区域,是全国春谷小米上市最早的区域,也是河南省谷物种植优质区域。

近年来,伊川县高度重视伊川小米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出,制订了伊川县优质谷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丰硒小米,打造出伊川小米产业的差异化价值,结合伊川的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厨圣点赞等文脉资源,为伊川小米流经文化价值。依托华中农大、河南科技大学、安阳谷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正式成立“洛阳市谷子栽种加工研发中心”,引进京东农场、建业集团、洛阳农发科技公司等企业,在江左、吕店、白沙、葛寨等乡镇创建优质谷子示范园区,引导合作社、栽种大户种植优质谷子,希望小米生产加工企业按照行业规范生产加工富硒小米,规划谷子栽种基地20万亩,培育谷子加工企业26个,日加工能力达500余吨,年加工销售小米8万吨,年产值超过6亿元,造就群众减免达8000万元。

(本报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葛高远)



责任编辑:戴晓涵

审查:孙雅琳

监审:马育军


往期推荐



商家月饼备货约千万元,月饼销售能构建暴富?

这拨给雨刚回头,下拨雨又在来的路上……

国庆档电影又现三巨头之争

河南省纪委监委关于郑州9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严肃追责问责的通报

关于朱鸣等3名同志白鱼任职的审批



我们还能做到:

网络直播 新媒体宣传推展 活动策划 宣传片 专题片 微电影

联系电话:0371-65795709 65795712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举报/对系统

上一篇:伊川县实验高中为全校7000余名学子派发中秋月饼【视频】 上一篇:孟津县烟草局: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