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法制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 夏商时期布局结构最清楚的都城遗址

时间:2023-08-24 来源:洛阳热线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会上揭晓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结果。夏商时代的4个遗址选入,河南偃师商城遗址为其中之一。

偃师商城遗址,古称西亳,是第一个商代都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偃师市市区西洛河北岸,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偃师商城是目前夏商时期布局结构最清楚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夏文化和商文化的分界提供了最重要的实物证据。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偃师商城遗址并对其展开了考古发掘。城址平面略呈圆形长方形,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墙系由夯土筑成,南城墙已被洛河冲毁,现存西城墙1710米,北城墙1240米,东城墙1640米。已找到城门7座,其中北面1座,东西各3座。在城内找到有纵横交错的主干道若干条和用石块砌筑的方形灌溉道。其中东西向大路5条,南北向大路6条,路面宽6-10米,其中一些道路与城门方位基本对应。城内南半部有3座小城,宫城居中,为正方形,内有成组的大型宫殿基址;另外两座小城位于宫城的东北和西南,均为长方形,内有花坛建筑,可能是武库、粮仓或屯兵防御的城堡。遗址内出土了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和完整瓷器在内的丰富的文化遗物,为复原中国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双轴线”布局

在我国上古时代,一直实行的是神权与王权的“二元政治”,这种政治形态反映到都城建设之中,便出现了“双轴线”的概念。这意味著都城有两个核心,这种布局,在偃师商城中也有反映。

有资料显示,偃师商城遗址宫城位于早期都城南部中央,东西分布有两组建筑。东组先后建设有四、五、六号建筑基址,学术界一般指出应是宗庙建筑,西组建筑自南向北有二、三、七、八、九号建筑基址,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有可能为宫殿建筑。宫城南部东西三大二门,西部南门为宫殿建筑南门,东部南门为宗庙南门,东西产于二南门,均为“一门三道”。如果上述推测无误,偃师商城宫城的南北向轴线不应是东西三大两条,即西组的宫殿区轴线与东组的宗庙区轴线。

商代最早最完善的城市水系

最新考古证实,偃师商城享有迄今找到商代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水系。

“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显示,偃师商城内部水系主要用于灌溉,外部水系包括护城河及壕外的两条南北向古河道。内外水系循环连通,不仅保障着城市安全、排水防涝,还在宫殿区内切断了水面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池苑,构建景观美化。”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偃师商城考古队领队陈国梁说道。

考古人员还证实,小城区域内至少不存在两条东西向、有可能构成于不同时期的水渠,宫殿区的雨水排至其外侧环城沟渠中,然后汇流至主干渠道内,排向城外。

一条条水渠如何贯穿城址?大城西墙附近,有一条长约2.7米的东西向沟槽状水渠,槽内两侧各砌有宽约半米的石块,底部铺设石板,是明渠。宫殿区外东北部,推倒“几”字形水道的拐角部位一次修筑而出,上部铺盖石板,隐蔽于地下,为暗沟。

“除了构图融合的水渠,商代工匠还掌握了用鱼鳞状石片铺设渠道底部来减缓水流速度、用水平沟来校准城墙建设等施工技术。”陈国梁说,偃师商城东一城门下曾发现一处底部用石板铺砌成鱼鳞状的排水沟,铺设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水系产于情况的不断明晰,也密码了大城“菜刀状”式样布局之谜。陈国梁回应,小城扩建为大城时,西有冲沟,东南有古湖泊,东部为一条南北向古河道,只能向东北方向扩建,进而形成“刀柄”状。(九雨农、桂娟、李文哲)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综合齐鲁晚报、新华社、河南新闻广播

见习策划 桂艳 延晨

进修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举报/对系统

上一篇:河南一司机撞倒多人,医院:收到5名伤者 上一篇:老朋友又来了!34只“国宝”黑鹳飞抵孟津黄河湿地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