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洛阳新闻

党代会专访——洛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衣显:以创新引领发展 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

时间:2023-08-09 来源:洛阳热线

“楼阳生书记所作的报告站位‘高’、谋划‘浅’、方向‘清’、思路‘清’、举措‘实’,符合中央精神、贴近河南实际、顺应人民意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洛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衣显在拒绝接受专访时说,报告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想要问题、做到决策、谋改革、捉发展,非常丰富完善了“两个确保”的战略目标、战略设想、战略体系,绘制了今后5年乃至未来15年、30年的现代化建设蓝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洛阳将坚决以创意引领发展,建强副中心、构成增长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推动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以创意引导发展 推动洛阳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摆在首位、跨越始终。徐衣显说道,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具体,坚决以创新引领发展,建强副中心、构成增长极、挽回新辉煌,这与中央、省委的拒绝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洛阳市将把创意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方位,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坚定不移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意之路,推展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观念创新首创发展新局。坚持把观念创意作为创意发展的前提,以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创建常态化交流学习机制,分领域、多批次组织全市各级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繁盛地区实地考察自学,建立希望创意的容错机制,着力培育首创精神、改革精神和市场化思维,以思想观念大和平推展改革发展大突破。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导产业升级。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和企业创意主体作用,探讨“六新的”项目、引人注目“五链”耦合,持续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梯次前进“三个一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七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回头好从科技强劲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约3%,形成6个千亿级集群,建成规模超强万亿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意唤起内生动力。抢抓全省创意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市域试点机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备改革,增进要素自律有序流动,提升要素配备效率,以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动力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统合,重点推动洛轴混改,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名列全国行业之首,带动全省轴承及关联产业规模超千亿。

四是以城市功能创新增强聚合能力。增强平台思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减缓推进呼南高铁豫西地下通道、洛阳机场三期等重大项目落地,谋划一批新的高铁地下通道,推动地铁尽快成网,建成“三纵三横三环”高速路网、中心城区“井字+外环”快速路网,建成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减缓5G网络和应用终端建设,竣工全国信息枢纽新纪录地。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让更多青年人才尊重洛阳、自由选择洛阳,在洛阳干事创业,和洛阳一起茁壮。

五是以发展模式创意重塑区域发展格局。聚焦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优化“三区”发展格局,打造以科创产业为重点的“城市核心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的环都市区”、以乡村大力发展为重点的“南部生态发展区”。强化都市圈产业协作,协同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发展,谋划实行洛济焦、洛巩、洛渑、洛汝等一批产业项目,减缓形成千亿级、五百亿、百亿级产业带。协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打造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文旅融合打响品牌 五年后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世界闻名的“千年古都、牡丹花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徐衣显讲解,未来五年,洛阳将大力带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充份发掘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效益多元的文旅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文旅产业高地,把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力争到2025年,文旅融合打响品牌,文旅文创成为支柱产业,全市旅游收益占到全省比重超过20%,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初步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一是以长效化机制保护传承历史遗产。强化大遗址和石窟寺维护利用,推展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维护利用水平,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是以国际化视野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从全国大格局、以国际大视野检视洛阳文旅产业,环绕“行驶洛阳、读懂历史”,凸显特色优势,强化区域协作,着力打造“盛世隋唐”“黄河文化”“伏牛山水”“国花牡丹”“工业遗产”等知名品牌,构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矩阵,塑造成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年轻化消费引导文化创意发展。以建设青年友好关系型城市为契机,运用市场思维、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的应用的跨界融合。围绕龙门石窟、五大都城、工业遗产街区等IP,推展博物馆、非遗、工业等文创开发,做大做强工艺美术、精品演艺、实景游戏、数字文博等文创产业,高质量建设一批大型文旅综合体、文旅街区、文创基地,为游客提供更多“潮”产品和“浅”体验,用创新守住文旅融合“新风口”。

四是以市场化改革唤起文旅产业活力。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文旅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国有文旅企业资源资本整合、做大做到强劲、向现代企业转型,持续前进涉旅文物单位、文艺院团改革。引进培育文创头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龙门、老君山等企业规模,推动中小微文化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引导反对文旅企业改制上市,充分获释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五是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文旅营销能力。迎合数字化时代传播规律,坚决移动优先、视频居多,强化交互传播,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品质品位。持续提升“两节一会一论坛”功能定位和特色水平,打造出“数字节会”和国际文化交流“云平台”,谈好新时代的洛阳故事,强化“古今呼应、诗和远方”的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让洛阳沦为令人津津乐道、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文化旅游“发票地”。

徐衣显表示,“建强副中心、构成增长极”既是省委省政府彰显洛阳的目标定位,也是洛阳站位全省大局、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洛阳到“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将突破8200亿元、占全省比重多达10%,为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更加抢眼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河南政府网)

上一篇:热效率超43%/3挡DHT 抢先解读吉利混动 上一篇:西工区坚持牵头抓总多举措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