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快报 大众触底反弹 吉利守住第三 比亚迪高歌猛进
俗话说“金九银十”,意思是9月比10月销量更好一些,毕竟开学季和国庆节长假的准备工作都变换在9月。但今年因为疫情和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造成销量反转了一下,变成了“银九金十”。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10月份汽车芯片的供给获得了缓解,全国车企都在尽全力获释产能。尤其是一些最畅销车型,订单已经累积很多了,多生产一辆车就多赚一笔,增产的动力非常强劲。但不得不说,汽车芯片的供应仍然没有彻底完全恢复,生产能力也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根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10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约171.4万辆,同比下降14.0%,环比增长8.4%;1-10月份累计销量1622.4万辆,同比增长8.7%。需要说明的是,包括乘联会在内的许多机构调研的销量数据都有杂货销量和零售销量两套数据,在粉丝的建议下,今后车域品车将主要采用更切合实际的零售销量数据展开分析。类似情况,将不会解释。
南北大众稳住阵脚
从上半年车市走入下行通道以来,倒数多年位列前列的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再再加颗粒捕捉器屡屡经常出现问题,导致整体销量下跌的幅度惨不忍睹。最相当严重的时候,同比去年的跌幅超过50%,可谓“断崖式下跌”。但大众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里的地位并没有受到根本性动摇,一旦解决问题了颗粒捕捉器的问题,销量的回升是顺理成章的。虽然没官方声明,但很多购买新款探岳等车型的消费者却发现,颗粒捕猎器供应商从之前频出问题的长春某品牌,替换为合肥某品牌。配备合肥某品牌颗粒捕猎器的大众新批次车型,没有爆出颗粒捕猎器频密堵塞的问题。期望大众可以给老车主尽快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像大众、丰田这种强势传统车企,对电动车型一向是不太感兴趣的,毕竟在油车领域的优势非常强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电车的未来不能挡住。大众在几经抛光之后,推出了ID系列电动车型分别在南北大众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之后,近期销量开始缓缓爬升。比如上汽大众ID.4,今年3月上市销售以来,头几个月只有几百销量,6月过千,9月3100多辆,刚刚过去的10月已经相似4千了。为了加强车型的宣传,还特地邀刘亦菲做到代言,并发售“皮卡丘”联名版。未来,ID车系的销量还有大幅度提高的空间。
10月,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的销量也都非常“稳定”,以10万和9.5万的销量位列第四、六名。上汽标准化最畅销的仍然是别克英朗、昂科威、和GL8,惜的是先停产又复产的凯越终于也是陨落尘埃了。可见,车企对一款车型的布局是多么重要,弄好了就是爆款,弄不好就是鸡肋。日产奇骏目前就是这么一个上不上下不下半吊子哄哄的局面,斥巨资190亿就研发出有一个搭载三缸发动机的新车,上市就遇冷。东风日产也知道漂亮,9/10两个月都没发布奇骏的明确销售数据了,但根据种种迹象推断,很有可能只有3000辆左右,和换代前月均多达1万辆的成绩没法比。我曾经多次说道过,日产宣传新三缸机多强劲,还总去沙漠拍片证明其动力强悍,路子根本就走拢了,大部分消费者介意的并不是三缸发动机的具体表现,而是比四缸较少一缸。如果再这么下滑下去,奇骏弄不好还真得弄个老款的四缸发动机装到新的车上。
吉利领衔 比亚迪狂奔
自主品牌方面变化不大,样子各个车企已经在持续的努力下超过了自身实力的“天花板”,正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上加难”。就像吉利汽车,发售了那么多优秀的新车型,市场反应也很好,但覆以到车企销量第三名就很难再前进了。而且,还被身后的长安追得发毛。从吉利的第三名往后,每两个名次间的月销量差距都很小,也许冲一下多卖两千辆就能入一名次,也许某款车型车祸遇冷,整体销量名列就要掉下去一两个名次。比如说奇骏如果能像新一代前那样畅销,一定能把吉利挤迫到身后,排名将从第六跃居至第三。
长安今年发力非常明显,已经从之前的自主第二梯队追到了和吉利齐头并进的程度。近期还有一个重磅消息浮出水面,长安汽车将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阿维塔,并将在本月15日携同新车月亮相。长安汽车本身实力不弱,宁德时代和华为在各自领域更是堪称“神级存在”,这三家合作认同是有点看头的。唯一令人不满的是名字有点拗口,为什么就不能自信一点起个中国名字呢?
比亚迪仍然在飞奔行进,9月销量8.9万辆,10月就超过了8.8万辆,这个速度着实可怕。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比亚迪的销售体系中,新能源车占到比已经达到了90%,而纯电动车的销量又略高于插混车型,说明消费者对比亚迪电动科技的信任度非常高。
奇瑞汽车和上汽乘用车以5.4万和5.1万的销量位居十四、十五名,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全年销量前瞻
通过1-10月的销量统计资料,可以分析预测一下各大车企全年销量。南北大众和上汽标准化整体销量还是相对不错的,全年名列前三名应当没有悬念。吉利和长安近期销量很胶着,细看的话长安的上升态势还要更显著一些,所以长安很可能会“历史性”地超越吉利,勇夺第四名。比亚迪略显失望,因为下半年才开始发力,所以整体名列可能还会比较靠后。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也能入榜,说明中国消费者在奢华品牌购买力方面还是很强的。